一、学院简介
44118太阳成城集团创办于1932年,是44118太阳成城集团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
学科与专业:拥有林学、生态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林业、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77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65%,博士、硕士生导师占100%。学院全职引进美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专业外籍教授、专家,建立了一支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和研究团队。
国际化教师队伍
研究平台:学院现有国家林草局(原国家林业部)中南速生材繁育重点实险室、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高等学校林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林业科学与工程广西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广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4118太阳成城集团林业与生态规划设计研究中心、44118太阳成城集团热带人工林业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林业专业学生广西自治区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西林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
同位素质谱实验室
教学成果:林学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生态学获广西优势特色专业。《木材学》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红木文化》获广西线上一流课程,《木材美学》、《林学专业导论》获广西精品视频公开课,《森林生态学》获广西精品课程,木材学与森林生态学为广西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科教产融合仿真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涉林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获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
教学成果获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生作品在广西“挑战杯”大赛获一等奖
科研成果:近5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到校科研经费超过7500万元,名列全校前列;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出版著作20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7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323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
科研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二、招生专业介绍
(一)林学专业
林学类
林学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学制4 年、农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生态文明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熟练掌握林木分子遗传育种、森林资源高效培育、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着力培养理论功底深厚、创新创业、组织管理和实践能力强、志愿献身区域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林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森林计测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森林保护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木材学、城镇园林绿化、城市林业、林业项目管理等。
培养特色:采取2+2的培养模式,前2年按大类培养,后2年分专业培养。
就业去向:林业生产与行政、林业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与科研院所等从事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
(二)生态学专业
林学类
生态学专业(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以及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掌握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生态思维、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创精神;熟练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毕业生具有独立或带领团队解决与生态学相关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具备在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环境科学导论、植物分类学、基础生态学、动物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应用生态学、进化生物学、污染生态学、入侵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培养特色:采取2+2的培养模式,前2年按大类培养,后2年进入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置有多门全英课(外教)、双语课(外教)特色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农林、科学研究与教育、水利、国土等行业从事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技术开发、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教学活动一览
国际交流学生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
《红木文化》线上课程获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13家媒体报道
专业实践教学基地